騎行在天堂之路-五一貢嘎山單車之旅(上)
2010-01-21 10:44 一個人的旅行,有一種流浪的感覺...... 2007年5月1日,按照提前制定的計劃,開始了自己的尋夢之旅。為了完成這次旅行,自己提前準備了一個月,並 且特地在健身房練了器械,增加肌肉力量,效果在旅行中得到了驗證。因為是一個人單車,各項準備都得週全,包括沉重的修車工具,加上帳篷、睡袋這些大件,整 個背包大約有30斤。碩大的包裹堆在房間的角落裏,自己躺在床上,想著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準備,進入了夢鄉......車票是提前7天買的,因為買的太早, 居然買到的是第一班車的第一號位置,中頭彩了! 5:00起床 檢查包裹中各種裝備是否齊全,5:45齣發,因為是住在飛機場附近,離車站還有一段距離,要提前到車站準備著,走了大約一公里後才發現,腦袋上少了個東 西,NND,頭盔居然沒有帶,掉轉車頭回去,又發現原來手套也安詳地躺在床上,少了這兩件騎高原可是很致命的。哎,還沒出成都平原就提前高原反應了。 6:20新南門車站 到康定的車居然排了一片,拆車子,順利上車,之所以這麼順利,需要附加50塊人民幣的代價。各地的背包客陸陸續續趕到車站,臨行前歡快的氣氛洋溢在整個車 站上空。7:00準時出發,沿著成雅高速前行,下高速,上318國道,翻二郎山,一路的順暢在12:05的時候被打破,在二郎山的上坡處大堵車,這個人造 景致很是壯觀,綿延幾公里,在警察叔叔的指揮下,12:20車子開始移動了,幾分鐘後進入8Km多的二郎山隧道,很順利地在14:30到達“跑馬溜溜地” 康定。包車到折多山埡口,能否在夜晚來臨之前到達新都橋是這次旅行的關鍵,要不整個行程都會推遲。70塊連人帶車送到了折多山埡口,等以後有機會再騎車翻 折多山吧。 ↑很壯觀的人造景致(攝于二郎山西側) ↑折多山 海拔4298米 ↑ 起錨點 折多山上停留的遊客比較多,在少有降雪的四川,能在這裡打雪仗是很奢侈的事情。 ↑塔 ↑周圍已經沒有什麼植被了,高海拔、高溫差讓這裡沒有了綠色。 ↑慢慢理解了為什麼叫“折多山” 蜿蜒的道路,裸露的地表,呈現出蒼涼粗 獷。 ↑自己和愛車沿著公路一路馳騁,1000米的落差速降新都橋。兩個水瓶迴圈補充自己的體力,黃顏色的瓶子裏面是 葡萄糖和檸檬的混合物,深色的檸檬漂在瓶口,在後來的一個停車點一美女還以為裏面養的是兩條魚(好奇特的想法)。 ↑自己來之前帶了了幾包糖,沿途送給藏族小孩會給他們帶來一整天的快樂。但在這個時候我不快樂了,一家三口的藏 族人騎著摩托車路過我休息的這個河灘,問我要不要蟲草,幾句寒暄之後離開,我發現自己的太陽鏡失蹤了。旅途剛開始,就遭此不測!用上面小男孩的話說“他們 真是太土匪了!”我心想:用詞真的很恰當..... ↑17:20到達新都橋 下榻於此,因為是旅遊旺季,價格比較貴40塊,是一對邛崍夫婦開的,衛生狀況還是不錯,把包扔到床上,吃了份回鍋肉炒飯,便奔出去欣賞暮色斜陽新都橋。 ↑17:20到達新都橋 下榻於此,因為是旅遊旺季,價格比較貴40塊,是一對邛崍夫婦開的,衛生狀況還是不錯,把包扔到床上,吃了份回鍋肉炒飯,便奔出去欣賞暮色斜陽新都橋。 ↑夕陽下的新都橋 ↑佛塔 ↑佛塔內的經筒 新都橋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晨曦與傍晚。傍晚留給我的時間並不多,來到這裡一個小時候後便進入了暮色。吃 過預防高反的“紅景天”自己很早就躺到了床上,近1000米的海拔落差讓自己出現高原反應,這裡的空氣很冷,五月的天氣居然能哈出白氣。半夜一個人影從我 身邊閃過,自己本能地從床上坐起,原來細心的房東帶多給我拿了一床被子,因為自己是靠近窗子的床舖。第二天早上發現窗子是被打開的,一邊打開窗子,一邊又 給我帶床被子讓人很費解,後來和人聊天了解到,藏寨有很多講究的,每個屋子哪些窗戶應該打開,哪些不應該打開都是有講究的,我所對的窗戶是應該打開的,打 開之後怕我冷又加了一床被子,可將房東的細心。 ↑攝于客棧 如此藍的天空讓我覺得地球的某個角落還是沒有被污染的。 ↑早晨的陽光把自己的影子拉的很長。 ↑太陽出來了,平淡的景致便有了顏色。 ↑如此透徹的陽光讓人心情都好了很多。 ↑田園風光 ↑調節著速度、調節著心情 ↑依舊是白塔 ↑單車魅影 一路騎行,一路的風景,和自己不離不棄...... ↑愛車 路 ↑早上晨練的牦牛回屋了 ↑有的朋友說這個象歐洲的鄉村,實際上何必要到歐洲去找呢? ↑加快了速度,整條公路只有自己一個人騎行.... ↑愜意的旅途 ↑三人行 一路上最沉穩的是牦牛,而最浮躁的就是豬,滿大街上這兩种家畜最 多,牦牛會很優雅地望著路人,而豬兒就會殺豬般地奔逃...... ↑藏族人家的門真得很講究 ↑哥仨好 送給他們每個人兩塊糖,這時候感覺自己是聖誕老人,在耶誕節分發節日禮物,看著他們高興的樣子,自己也很開心,分發完畢之後,馬上從寨子裏面衝出一大群小 孩,據不完全統計有10人,我看了看手了的糖,跨上車子就跑...... ↑漸漸駛離景致如畫的新都橋 ↑很有特色的寨子,感覺像是在丹巴美人谷。 ↑遠處的雪山漸漸映入眼簾,樹葉呈現黃綠色 ↑瑪尼堆 嗡嘛呢唄咪吽 ↑12:30 到達沙德 一個不大的鎮子是去到蓮花湖景區的集散地,遇到很多“驢友”在此歇息,和他們交談,其中就有說我水壺裏面養的是魚的那位。自己在一個甘肅面館裏面吃了一份 7塊錢的面,味道相當的好。 ↑貢嘎山鄉,目的地 離開了沙德,開始進入一條色彩的通道...... ↑不要奇怪5月為什麼有秋天,我稱這次旅行是“天堂之旅”,既然是天堂,那麼一年四季什麼時候的景致肯定都有 了,甚至有後來的冬天.... ↑為你停歇 ↑後面的這片白楊真的很美,美的真實...... ↑一條通向雪山的路 ↑只要有溪流的地方,虔誠的藏民走會做一個嘛呢筒,只要流水在,經筒就會一直這樣轉下去。 ↑勤勞的老阿媽,生活在這裡的人確實不容易。 ↑99K 這個地方叫做九十九K,因為這裡距離新都橋有99KM,這是一個三叉路口,左面上山到貢嘎山鄉,一路的顛簸。人在車上抖,五臟六腑在身體裏抖...... ↑和當地藏民交談 雪山,通往雪山 一路上不管繞過幾個彎,往往在你回頭之後,總有雪山隱約在群山之中,這才感覺自己離天堂近了...... ↑六巴(貢嘎山鄉) 到這個地方,體能已經耗盡了,99Km+11Km的高原騎行,而到了這個地方發現居然沒有一個遊客,打聽到都已經到了上木居,安全起見,還是不要在這住 宿,因為從純樸又近乎生猛的眼神中,我感覺到他們似乎對我的背包和自行車更感興趣,更何況自己是一個人。咬咬牙,堅持9Km,到上木居去!!膝蓋突然鑽心 的痛,超負荷了,休息了一下,用準備的“雲南白藥”噴了一下接著趕路。 媽呀,也就是這短短的9Km讓人崩潰,讓人崩潰的恰恰是從藏民口中得來的里程數。一路問去,有的說3個 小時,有的說15Km,甚至還有說20分鐘。一段路居然能聽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回答,走了兩公里,居然還有人說有15Km,就在這不斷換算的公式裏,來到一 個寨子,滿以為是上木居,一打聽,崩潰了,是下木居!這個地方在計劃中居然不知道!!最後乾脆不問還有多遠,直接問你們坐拖拉機要多久時間?然後自己換算 時間,到最後乾脆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! ↑“這裡是上木居麼?” 剩下的路是自己推著走,包括平路。此時身後的背包顯的格外沉重。腿已經不是自己的,它只負責機械地傳遞著距離。在一個寨子口,幾個藏族婦女在聊天,問這是 哪,“上木居!”自己還是有些不相信,真的是上木居? 得到確認以後,整個身子都軟了,向前騎了幾百米,實在走不動了,折回來住在這裡。 這裡是女主人名字叫“拉措”,在這裡結識了兩位朋友陳、朱,大家一起聊天,了解了當地的風情,甚至喝了 一瓶啤酒。晚上住在隔壁拉措姐姐家裏,10元錢地鋪,自己用睡袋。腿在夜晚瘋狂地表達著不滿,它太累了。自己躺在床上很難入睡,但疼痛終究抵擋不過疲倦, 看了兩眼窗外皎潔的月亮,步入的夢鄉......2007年5月3日早上7點左右,拉措姐姐很虔誠地在地板上向著聖物禱告,新的一天開始了。早上吃了一包 方便麵,告別初識的朋友,趕路...... ↑經過一晚的修整,身體輕鬆了很多,在這條小河的一個橋上面,自己做了選擇,放棄去泉華灘,直奔子梅埡口。前面 輕鬆的里程讓我有些飄飄然,在大山的影子裏面騎行很愜意,接下來...... ↑剩下的路不適合騎車,自己在推車與騎車中不斷交替著...... ↑找了個過路的藏民拍了一張照片...... ↑看似平淡的路自己走了兩個小時 ↑雪線到了 ↑滿以為很快就會到達埡口 ↑雪上加霜 下雪了,只有沿著前面背包客的腳印走,結果他們走的是小路,距離短、坡度大,自己推著車子一步一挨...... ↑子梅啞口 4550M 費了九牛二虎三羊兩雞的力氣,呵呵,到上面已經沒有什麼力氣了。 ↑第一個雪山帳篷 山頂上只有一隊重慶的驢友在搭帳篷,雪很大,能見度低得很,來這裡看貢嘎山的驢子匆匆照相就下山了,自己矛盾了半天看不到貢嘎山決不回去!紮營,明天看不 到後天接著看,總會看到她的真面目的。帳篷是僅僅挨著重慶驢友扎的,感謝他們的幫助才能順利地安營紮寨。 ↑感覺自己的手大了許多 ↑雪下了一夜 在4550M的雪山上住帳篷,的確是一次難忘的經歷。躺在帳篷裏每隔一段時間就不停地拍打帳篷來振落積雪,防治帳篷被壓塌。躺下不久,高原反應變得厲害, 有想嘔吐的感覺,真正讓自己有些安慰的周圍素不相識的朋友,否則心理防線造就崩潰了,他們的一壺熱水讓自己感覺舒服了很多。這個夜晚會讓我終生難忘,在雪 山之上,突然有一種孤獨感,平時的生活場景在腦海裏不停地閃過,親朋好友、同事領導,平時一點點的小事現在都感激是那麼的彌足珍貴!雪不斷下,甚至讓自己 對明天能看到貢嘎山不報任何希望......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